020-38835279
020-38835283
020-38835280
020-38835281
020-38835282


咨詢培訓需求
今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是“可持續發展”,中國特別主題是“計量筑基新質生產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為迎接第25個世界計量日的到來,促進行業深入了解計量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廣東計量協會特邀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員周自力進行“計量哲學與數字化轉型”線上公益講座,取得較好反響。
數據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數據驅動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計量為數字化提供依據,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周自力研究員緊貼計量日主題,以理論結合案例的方式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計量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重點內容包括如下:
計量的哲學思考:計量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計量與認知有著的密切的關系。進入新時代,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特別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推進量子力學研究,計量將開辟新領域,獲取新的計量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進而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產業計量的發展:產業計量將深入融合到產業發展中,賦能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的產業計量發展理念,建立數據化驅動的思維模式,適應認知數據化的現代化發展趨勢,才能保證產業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參數數字化和模型化,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現代化發展。
數字化方法論:數字化必須建立在數字運營體系之下,利用網絡化實現全產業鏈研發與市場一體化運營,開展供應鏈管理,有序聚集資源,通過參數化、數據化、模型化解決數字化運營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構建數字化運營平臺和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數字計量的到來:數字世界是人類社會的映射,使用數字技術在人類認知基礎上構建新世界。因此,數字計量是數字世界的計量,對象是數字及其所定義參數和規則。流水線上流動的工件背后是數字流,在計算機系統控制下,通過數字技術實現萬物互聯,虛實互動,最終虛實一體,將提高人類認知效率和認知方式。
通過本次講座,有200多人次參加,極大的拓寬了視野,更加深入了解和認知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以及產業計量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接下來,協會也將根據會員需求組織舉辦更多的講座,傳遞行業前沿知識,助力行業發展。
嘉賓簡介
周自力,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專務,研究員,原中國航空工業304所副所長。長期從事計量科學研究和計量管理工作,曾主持多項計量科研項目,包括軍委裝備發展部,國防科工局,工業信息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的計量和基礎科研項目。特別是主持了“港珠澳大橋隧道工程沉管對接監測”項目。目前從事裝備戰訓數據的分析和應用研究。一直關注并致力于推動計量技術與產業的融合。講座包括有計量哲學,數據與認知,產業計量,計量與數字化,量子技術與計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