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8835279
020-38835283
020-38835280
020-38835281
020-38835282


咨詢培訓需求
勠力同心謀發展 接續奮斗新征程
新形勢下,我國計量工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2025年計量工作怎么干?讓我們聽聽全國各地、各行業計量主管的心聲——
2025年,廣東計量工作這么干!
堅持“三個結合”,譜寫廣東省計量工作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廣東省計量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面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加強計量改革創新,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提升計量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作出新貢獻。
堅持激發活力和嚴格監管相結合,著力構建現代計量監管體制機制
廣東省計量工作將針對計量監管難點、痛點、堵點,以改革增活力,以更加科學高效的制度規則和監管執法,更好規范市場計量行為。一是強化改革創新。探索建立智能計量器具實時監測、失準更換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的新型監管制度;探索強制檢定模式改革,推行計量器具狀態評價、抽樣檢定、在線監測等多元化檢定方式。加強地方計量檢定規程研制,規范計量檢定/校準行為。二是強化民生計量監管。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機制,加強對加油機、集貿市場等重點領域以及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等的監督檢查,提高監督效能。優化廣東省強制檢定監管平臺,提高強制檢定管理水平。
三是強化計量智慧監管。以民用“三表”、加油機、電動汽車充電樁等為突破口,建立智慧計量監管平臺和數據庫,推行非現場監管;加快計量業務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提升計量智慧監管能力。四是大力推行誠信計量制度。在商業、服務業等領域開展誠信計量行動,推行承諾賠付、紅黃牌警示等誠信計量制度,建立完善誠信計量公開機制,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五是強化規劃引領。發揮計量部門間聯席會議機制作用,聯合相關部門推進《廣東省計量發展規劃(2022—2035年)》貫徹落實。六是加強計量文化建設和科普宣傳工作。承辦好“5·20”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
堅持科技創新和促進產業發展相結合,著力推動培育新質生產力
廣東省計量工作將加強計量科技創新,完善產業計量服務體系,推動科技、產業互促雙強,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推動計量科技創新。實施計量強基工程,建立計量科技協同創新機制,推動開展計量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攻克一批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制一批具有原創性成果的計量標準裝置、儀器儀表和標準物質;推動計量數字化轉型研究,培育建設計量數據中心、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二是完善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聚焦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加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規劃布局和能力建設,推動建立產業計量測試服務聯盟和產業計量技術委員會,提升產業計量測試服務能力和水平;組織開展產業計量“揭榜掛帥”等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推動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測量難題。三是實施企業計量能力提升行動。深入推進“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和“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支持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
堅持維護量值準確和服務重大戰略相結合,著力提升計量技術支撐能力
廣東省計量工作將在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的基礎上,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更加突出計量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基礎支撐和保障作用。一是加快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建設。加強碳排放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推進園區低碳計量試點,提升碳計量支撐服務能力。二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區域中心建設。強化區域計量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區域計量能力、結果互認,促進區域計量工作協調發展;開展粵港澳三地計量比對和能力驗證活動,促進灣區量值準確一致。三是實施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提升計劃。制定年度提升行動計劃,爭取多方經費支持,凝聚多方計量技術力量,加強計量基標準規劃建設和計量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全面提高廣東省計量標準覆蓋率,推進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的智能化、扁平化、量子化。四是推動計量技術機構創新發展。鼓勵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慧計量實驗室,加強智能化計量標準裝置研制和推廣應用。五是加強計量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行“首席計量師”等制度,推動建立計量科技創新聯盟,開展計量職業技能比武活動,培養計量領軍人才和應用型入才。
信息來源:《中國計量》2025年第2期